跳到主要內容

Larry Page: 只有速度才能為產品帶來成功

Larry Page: 只有速度才能為產品帶來成功


在 Google 裡,Larry Page 可是會數你的 Latency, 就算是一兩個毫秒 Larry Page 都會數的。 Larry Page 甚至可以用感覺來算毫秒的差異,他曾對員工說「你自己回去看,這簡直慢得相當誇張,這 Latency 至少有 600 毫秒以上」


千萬不要小看 100 毫秒的影響,據 Google 內部統計資料指出,就算只增加了 100~400 毫秒不等的延遲時間,也會使得使用者更不想更新關鍵字搜尋,也會使得使用者瀏覽資料變慢。


而當 Picasa 增加了三倍的照片瀏覽速度,甚至造成當日使用量明顯增加 40% ,速度的確是以毫秒之差影響著你的網站使用量呀!


當然全部都速度論不是很正確,但產品做正確,卻因為速度太慢導致用戶頻頻抱怨,對使用經驗也是大打折扣。


Instagram 早期也是因優化照片上傳的速度,透過偷跑,當用戶在修圖就已先開始上傳圖片,此外也優化圖片套用濾鏡的速度。


所以我們應該在那些很慢的領域切入,開發比別人更有效率的產品...
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Papers on Quant Research

  The Cross-Section of Expected Stock Returns   Source  https://www.ivey.uwo.ca/media/3775518/the_cross-section_of_expected_stock_returns.pdf Comment  This is the famous Fama-French paper, which proposed the Fama-French factor model, and the basics of cross-sectional equity research methods. Value and Momentum Everywhere   Source   https://pages.stern.nyu.edu/~lpederse/papers/ValMomEverywhere.pdf Comment  A good introduction to value and momentum; they can generate abnormal returns for individual stocks within several countries, across country equity indices, government bonds, currencies, and commodities. Mean Reversion in Stock Prices: Evidence and Implications   Source   http://papers.ssrn.com/sol3/papers.cfm?abstract_id=227278 Comment  One of the earliest papers reflecting the mean-reversion nature of stock prices. Price Momentum and Trading Volume   Source   http://technicalanalysis.org.uk/volume/LeSw00.pdf Comment  Gi...

造市

今天約略研究了一下市場造市商(Market Making)怎麼運作的,覺得很酷!思維跟 Retails 的視角不太一樣,做點小筆記。 先講結論:  - Market maker offer prices to buy and sell. Earn a spread.  - Market can be either buyers or sellers, traders/investors. 一開始是看到了 Himmingbot.io 這個專案,它是 open source 的量化造市機器人,做的算蠻久的,想直接體驗的人也有 YT 影片可以先看看。 一個專業造市商的目標是:Provide liquidity while hedging market risk. And earn consistent profits from liquidity rewards. 造市,對交易者(這邊特指 Taker)的好處是:不需要找到交易的對手方,能夠直接和造市商成交。 以前在股市,造市商只有一些大機構(有錢人),如一些特許的量化基金等。通常是交易所付很多錢請他們提供流動性。 但如今,在 Crypto 市場,散戶們也能稍微體驗當造市商的感覺,如:質押 trading pair 當 LP (流動性提供者)、網格交易(一種掛一堆限價單,賺些微差, spread)之類的方法。 e.g.,   - 「網格交易」算一種 Maker 策略,因為它 submit both bid and ask limit orders 可以理解成提供流動性。  -  「搬磚套利」算一種 Taker 策略,例如跨交易所(或跨鏈)的方式即專吃流動性。

股價是由邊際交易者決定

股價並不是由真的持有股票的人決定 是由有在買賣的人決定他的價格 所以今天這些基金、大型有錢人,假設他們很看好一段時間的成長性。 他們買了之後不會再進行賣出的交易,因為他們沒有在交易, 所以「他們的看法不會反應在市場上」,因此還是有可能造成跌幅。